小區照明布燈與光污染
現代社會的居住環境,大多是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小區構成。住宅形式的多樣性、規劃的統一性、小區功能的多樣性、房屋產權的多元性以及小區的現代社會性決定了小區的多種多樣,其設計也就更加豐富多彩。
重點:避免光污染
近年來,需求量較大的高檔住宅小區紛紛面世。高檔住宅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其擁有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一草一木、一橋一亭都有蓬勃的生命力,尤其是夜晚美輪美奐的景觀照明,更添生活情致,讓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會感到浪漫溫馨。小區作為與人類最親近的建筑空間,其照明設計與人們的生活休戚相關。
小區是人們生活起居的場所,其照明設計要充分考慮居民的視覺和身心感受,創造優雅舒適的照明環境。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內外兩個方面(本期著重討論外部),外面是指小區面向外部的區域,如建筑的頂部、立面、圍墻等沿街區域。對外照明就是對這些區域進行照明表現,提升小區的形象。小區照明要特別注意對光污染的控制,避免眩光對居民生活的干擾。照明設計時要注意選用防眩燈具;燈具投射方向要避開窗戶、陽臺;亮度要合適;采用智能控制,后半夜要盡量少開燈。
小區是一個居住環境,這個功能屬性是其照明設計的根本。因此,小區照明設計應該注意居住環境的需求,首先要營造一個舒適、宜人的內部居住環境,避免光污染。
小區照明主要偏向于功能方面,解決小區內夜間暗環境的照明問題,使行人能在正常的可見環境下活動,應該特別注意照度問題和電器的安全問題。
目的:以人為本 舒適休閑
小區景觀照明設計應當以營造舒適的照明視覺效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與正常的功能性照明相比,它更多地是以營造舒適的夜間休閑娛樂環境,豐富人們的夜生活為目的。衡量設計成果好壞的準繩應當是小區內及周邊群眾的滿意程度,所以設計作品中應當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燈具布置應避免以下幾點:
1.片面追求照明的夜間效果,忽視照明燈具造型及布置方式,導致白天燈具與周圍環境不協調;
2.不切實際,簡單模仿或照搬照抄,一味追求夸張的藝術效果,對于一些本身有自然屬性和特色內涵的東西,人為地通過照明手段將其變成沒有生機沒有特色的金屬化“人造景觀”,與景觀照明的初衷背道而馳;
3.不顧照明對象的屬性,設計中對情緒化的色調因素處理不當,濫用色調,采用五光十色、花花綠綠的手法布光,作品沒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